2019年以来,*ST新潮(600777.SH)饱受股权分散之痛场外配资,多次出现“双头董事会”局面。如今,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伊泰B股”)斥资约115亿元要约收购50.10%股权后,成为其控股股东,但是仍有一堆烂摊子要收拾。
日前,*ST新潮发布公告称,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下称“山东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与两位前任核心高管刘斌和Bing Zhou合计将被罚款金额高达500万元。
不过对于伊泰B股来说,比起被山东证监局处罚,更让其头疼的,是*ST新潮新管理层和以刘斌为代表的旧管理层之间的交接风波,目前双方正在就*ST新潮位于美国的油气资产进行激烈争夺。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这些资产规模为362亿元,在*ST新潮总资产中的占比超过99%。
《华夏时报》记者于9月17日就公司相关问题邮件联系*ST新潮,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罚单金额落定
山东证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交代了*ST新潮涉嫌违法的事实。
2025年4月28日,*ST新潮披露《关于预计无法按期披露定期报告的风险提示性公告》,称因定期报告涉及的部分财务信息需要进一步补充提供,公司预计无法在法定期限内(2025年4月30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
2025年4月30日,公司披露《关于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暨停牌的公告》,称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经审计的2024年年度报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直到2025年7月4日,*ST新潮才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
山东证监局认为,*ST新潮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的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第七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构成《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一款所述“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本法规定报送有关报告或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
与此同时,*ST新潮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刘斌和时任董事、财务总监Bing Zhou,未能有效组织和推进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编制和披露工作,未勤勉尽责,涉嫌违反了《证券法》第八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是公司上述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针对上述违法事实,山东证监局拟决定对新潮能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对刘斌给予警告,并处以120万元罚款;对Bing Zhou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
2024年财报显示,刘斌税前年薪为214万元、Bing Zhou为223.5万元。
内部治理混乱
*ST新潮的年报逾期,也牵扯出了其与年审机构立信所的矛盾。
今年4月,上交所就ST新潮年报审计问题,曾下发《监管工作函》。根据上交所下发的函件,立信所在年报逾期前已完成全部审计程序,并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发表“无法表示意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同样发表“无法表示意见”,但ST新潮表示“材料补充需时间”。
2024年7月4日晚间,ST新潮正式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立信所还是维持了此前无法表示意见的结论,ST新潮因此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7月8日起股票简称由“ST新潮”变更为“*ST新潮”。
立信所称,ST新潮未提供有关油气资产账面原值的完整资料,未就其2024年度营业成本和管理费用中包含的职工薪酬支出提供员工花名册、职工薪酬明细等相关资料,未提供有关2024年度从收入中扣减的矿产特许权使用费和小权益主开采利益的完整资料。
因此,立信所无法对新潮能源与油气资产管理、职工薪酬管理、特许权使用费和小权益主开采利益计量与支付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ST新潮董事会则对此回应称,公司董事会尊重立信所的工作,但是对于立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所涉及的内容和依据,董事会有不同的意见。
这场审计报告意见的分歧也直接引发双方后续冲突。根据公开信息,*ST新潮已正式起诉立信所及两名注册会计师(CPA),要求判令立信所重新出具审计报告,并返还已支付的审计费用。
控制权争夺激烈
在延迟披露年报期间,伊泰B股完成了对*ST新潮的要约收购。
此后*ST新潮又完成了管理层变更。7月24日,*ST新潮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在烟台牟平召开,最终10人董监事会提前换届议案,其中6名新成员拥有伊泰系背景,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总经理也由刘斌变更为张钧昱。
不过此次管理层更换并不顺利,2025年半年报披露,8月13日,新管理层代表接收*ST新潮原北京办公室时,发现原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无一人到场配合,也未进行任何工作交接。新管理层代表只能被动地对办公室内遗留的档案资料和办公设备进行清点。
然而市场最为关注的,还是新旧管理层围绕*ST新潮在美油气资产的争夺。
根据公司半年报,这些资产在*ST新潮总资产中的占比超过99%。而在2024年,公司时任董事长刘珂(与刘斌为兄弟关系)遭到公开举报,称其通过一系列股权变更,将海外油气资产控制权转移至个人关联公司。这也意味着,新管理层只有获得了*ST新潮在美油气资产的控制权,才是真正掌握了公司命脉。
如今这场控制权之争已经诉诸美国法院。2025年半年报和相关公告显示,美国法院共有3起关键案件正在审理。“美国特拉华州衡平法院要求美国子企业须配合新潮能源提供为出具强制性财务报告所需的任何信息或文件,保障了上市公司对美国子企业财务和经营数据的获取和定期报告的披露等正常治理要求。”
在被伊泰B股收购之前,今年初金帝石油也曾要约收购*ST新潮。在此情况下,公司股价涨幅明显,从年初1月7日的低点1.99元/股,上涨至7月22日5.11元/股的高点,截至9月18日收盘,公司股价为3.76元/股。
一位券商投资顾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场外配资,*ST新潮最重要的资产回收依赖在美诉讼结果,存在不确定性,散户一定要注意风险,投资不是赌博,要跟优秀的企业一起成长。
顺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