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7月16日讯(导报记者 钱玲玲)“我父亲今年做完手术,医保报销的时候怎么不能报,还有待遇等待期?”“多亏了网格员苦口婆心的再三提醒配资炒股免费开户,我们及时缴了费,不然这几个月孩子生病报销就麻烦了!”
医疗保障事关每一位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2025年过半,一些未及时参保缴费的市民陆续尝到了“苦果”——生病后才想起参保,却面临“医保待遇等待期”,无法马上报销医疗费。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因为断保,六七万元医疗费要自掏腰包
今年3月,刘先生因病住院做了手术,出院结算时被告知无法医保结算,六七万元的手术费无法报销。原来,刘先生去年底因个人原因没有及时缴纳2025年居民医保费用,这次生病才发现自己断保了,就算现在立即缴费,也有3个月的“医保待遇等待期”,等待期内的医疗费不能报销。
相比之下,王女士就幸运多了。去年底,未来海岸社区的网格员黄莉、詹清霖在日常走访中发现,社区里有个4岁小朋友小楷还未缴纳2025年居民医保费用。“2025年起政策有新变化,国家新出台了‘医保待遇等待期’的政策,没有在集中参保期缴费的话,会影响医疗费的报销!”在两位网格员的持续跟进提醒下,家长王女士及时缴费成功。
今年以来,小楷在门诊看病20次,产生医疗费用3100多元,医保报销1200多元。“多亏网格员再三提醒,让我们医保报销不用等!”王女士感激地说。
待遇等待期,分为固定和变动两种情况
什么是“医保待遇等待期”?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在等待期内,医疗费用不能报销,得自掏腰包。“过去,有部分人员健康时不参保不缴费,一旦生病又想参加医保,享受其他参保人建立好的共济屏障,这对连续参保缴费的人群来说是不公平的。国家设置这个等待期实际上是对全体参保人权益的维护,保障医保制度持续运行。”厦门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说。
这个“等待期”要等多久?具体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叫固定等待期,没有在集中参保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参保后有3个月的固定待遇等待期。
第二种叫变动等待期,没有连续参保的人员,每多断保1年,就会在3个月固定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例如:2025年未参保缴费,待遇等待期是3个月;2025年、2026年均断保,待遇等待期是4个月……断保越多年,医保待遇等待期就越长。
若已断保,尽快缴费续保抓紧度过等待期
事实上,为做好新政的过渡衔接,保障城乡居民应参尽参、应保尽保,在集中缴费期基础上,福建省统一规定今年1月1日至2月28日为2025年居民医保延长缴费期。但是,仍有部分群众未及时缴费。“我现在已经断保了,该怎么办才能尽快不‘等待’?”有市民提出这样的疑问,并寻求解决办法。
对此,厦门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参保人员若出现断保,应尽快缴费续保,一方面抓紧度过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另一方面避免产生连续断保,导致又增加变动等待期,影响医保报销。
当然,政策也有温度。像出生不到1年的小宝宝、享受医疗救助的朋友、当年刚退伍的军人等特殊人群是没有等待期的。
出国出境人员、港澳台人员参加居民医保,发生断保的,执行与内地居民相同的等待期政策。
同时,医保部门也提醒配资炒股免费开户,今年9月至12月将进入2026年居民医保集中参保缴费期,请大家及时参保缴费,以免影响医保待遇享受。
顺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