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汝瑜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配角艺术的传奇。1921年,他出生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祖籍却远在湖北江陵。东北的严寒气候里,他自小瘦削清秀配资炒股免费开户,与人们心目中的“东北大汉”完全不同:细小的眼睛、尖削的脸庞,注定让他在荧幕上拥有独特辨识度。
少年时的他并没有艺术熏陶,父母只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生活平淡,他与表演毫无瓜葛。然而命运在1937年拐了个弯——满映开设演员训练班,他心生兴趣,报名参加并顺利考入第三期。那时他才十六岁,开始了专业训练,打下了扎实的表演根基。
24岁那年,他迎来大银幕首秀——1944年的《晚香玉》,虽只是个小掌柜,戏份不多,影片反响平平,但他并未气馁。随后几年,《征服天界》《夜半钟声》《大森林》接连出演,他还频繁登上话剧舞台,《太平天国》《姜家老店》《国家至上》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舞台锻炼了他,也让他结识了挚友浦克,两人多年合作,互相切磋。
展开剩余76%1946年,他在影片《松花江上》中出演矿工,虽然戏份有限,却让导演金山看到了潜力,甚至邀请他演出《飞红巾》,可惜因故搁浅。三年后,北平解放,他进入华北大学政治系学习,补足文化功底,也为日后刻画小人物增添了思想深度。毕业后,他被分配至东北电影制片厂,从此成为一名职业演员。
1950年代,他的荧幕形象逐渐鲜明起来——大多是阴险、猥琐、狡诈的小人物。《红旗歌》里的伪职员厂长拍马逢迎,《平原游击队》里地主狗腿仗势欺人,《虎穴追踪》中的特务阴狠毒辣……这些角色没有光环,他却演得丝丝入扣,令人憎恶却难以忘怀。此后,《云雾山中》《红孩子》《花好月圆》《车轮滚滚》等作品里,他不断在配角中淬炼演技。
真正的高光时刻出现在1960年。《刘三姐》中的莫管家莫进财,由他塑造得入木三分:奴颜婢膝、欺压百姓、挑拨离间,角色恶毒却真实。影片大获成功,他也因此获得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
然而,事业并非一路顺遂。六十年代中期,他陷入长达十余年的低谷,作品稀少。1975年复出演《车轮滚滚》时,依旧是伪军小人物,却凭着老练演技,重回观众视线。
感情生活方面,他单身多年,直到1978年,58岁的他才与孙玉峰成婚。婚后,妻子支持他继续从艺,他也在《北斗》《丹凤朝阳》《春归红楼》《杜十娘》《侠女十三妹》等影片中延续配角生涯。独特的外貌,配合精准的刻画,总能引得观众一见难忘。1987年,他为电视剧《关东大侠》饰演哑巴田二,深入体验哑人的生活细节,演技细腻动人。这成为他最后的作品。
同年11月30日,贺汝瑜因病离世,享年67岁。婚姻仅维系九年,他便撒手人寰,未留子嗣,令人扼腕。
纵观贺汝瑜四十余年的演艺生涯,他未曾大红大紫,却凭借“配角专家”的身份在中国影史留下独特位置。自满映时期起步,经东北制片厂扎根,他始终专注于小人物塑造。无论是地主狗腿、伪军特务,还是狡诈管家,他都能赋予角色真实质感,让观众恨得牙痒痒。
即便去世已三十余年,人们仍记得《刘三姐》里的莫管家,记得那个身材瘦小却演技犀利的演员。贺汝瑜的艺术生命,不在主角光环,而在无数小人物的鲜活存在。他用一生证明——配角也能成为经典。
发布于:福建省顺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